夜泊书坞 > 综合其他 > 大宋文豪 > 第135章 《哪吒降龙》

第135章 《哪吒降龙》(1 / 3)

神话传说,通常来讲都有一个极为漫长的演变过程。

正如陆北顾在合江县的沐佛节所见,现在的《西游记》,才刚刚演变出猴行者和深沙神两个角色形象。

所以基于《西游记》进行二创的《封神演义》连影子都没有呢。

而之所以想到《封神演义》,是因为陆北顾刚才一听到韩子瑜所说的“童谣”,那故事肯定需要符合孩童们的传唱喜好,而且不能太复杂。

有了这个前提,再加上如今整座泸川城被大水所内外侵袭,那么还有什么故事,比“水淹陈塘关哪吒降龙”更合适的呢?

实际上,哪吒这一形象,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逐渐本土化的,而与龙王产生关联,则是要追溯到唐朝的时候了敦煌壁画《毗沙门天王赴哪吒会》就描绘了哪吒与龙王共处一画的场景。

而最经典的“抽龙筋”这个剧情,在如今的仁宗朝,也刚刚有个雏形,也就是佛经《佛说最上秘密那拿天经》所提到的哪吒“以龙为络腋、为腰绦”。

至于哪吒降龙,得等到元代杂剧《二郎神醉射锁魔镜》了,这里面才出现哪吒以孩童形象降服独角逆鳞龙,标志着整个故事从宗教文本向民间演绎的过渡。

沉思片刻,陆北顾打算根据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里的哪吒形象,结合目前泸川城的现状稍作改编,来写一个易于儿童传唱的神话故事。

而这个神话故事,情节显然不能太过复杂,文辞也不能太过讲究。

要是辞藻华丽引经据典,普通市井百姓根本看不懂,就更别说传唱了。

在韩子瑜的书案前,陆北顾提笔开写。

韩子瑜就在旁边看着,发现这个名为《哪吒降龙》的神话故事,开头似乎就很有意思。

“东海龙子敖丙,性狞戾,仗水伯之威,岁索童男童女为牲,陈塘关俯首纳祭九载,民皆衔骨泣血。

陈塘关守将李靖之子,名哪吒,幼诞自灵珠,得仙人太乙真人垂青,赐乾坤圈、浑天绫二宝。

适哪吒七岁,天大旱,赤地千里。

敖丙不施霖雨,反遣海中妖将攫童男童女于岸,哪吒愤而救之,敖丙闻讯来,现真形,张口欲扑。

哪吒叱曰:‘孽畜敢尔!’

遂毙敖丙于乾坤圈,抽筋为绦,悬尸礁骨,众妖将大骇,禀于东海龙王。

龙王震怖,挟涛而至,浪涌千仞,水灌陈塘。”

韩子瑜问道:“这龙王水灌陈塘关,意指的便是如今被大水所困的泸川城?”

“正是如此。”

陆北顾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改写的,

最新小说: 重生换嫁,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 炼神丹!御神兽!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 祁同伟:扛匾跪军区,家父赵蒙生 三国:事后诸葛亮,三兴大汉 看到凶案闪回,我成了警局团宠 小惊喜 恶雌超凶猛,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 葬活人,抬鬼棺,我为阳间巡逻人 听她吃瓜后,文武百官卷疯了 重生后,我果断退婚转嫁冷面军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