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2潜艇,用的就是燃料电池的技术,不过……这技术秦富不看好。
只携带液氧就够危险的了,现在还得携带液氢,学过化学就知道,氢的原子量是最小的,元素周期表里排第一位,这代表着,它很容易钻到其他金属的原子之间的缝隙中,从而导致金属的材质发生变化,专有名词叫做氢脆。
这东西无法避免,所以,后世的秦富,也从来不看好氢能源这路线,因为氢脆的问题是永远无法解决的,在火箭上,一次性使用还行,到了汽车上,用个十年八年,某些管道就会因为氢脆而有随时泄露的风险了。
潜艇这个密闭的空间,更不合适,后世,也只有汉斯一家使用。
“最后一种,就是斯特林发动机。不过,由于散热困难,这种发动机的功率提升有限,目前欧洲只有一个公司在研究,我们汉斯主攻的方向,还是前两种。”
现在,大部分的发动机,燃料都是在气缸内部燃烧的,所以叫做内燃机,在内燃机没出现之前,烧锅炉的蒸汽机,属于外燃机,因为燃料是在气缸外面燃烧的。
当时不止有烧锅炉一种,也有其他特点的发动机,斯特林发动机就是其中一种。
这是不列颠物理学家罗巴特-斯特林在1816年发明的,气缸内加入一定的工作介质,比如氦气,在经过冷却、压缩、吸热、膨胀这样一个周期循环来输出动力,属于概括性卡诺循环的一种。
这发动机提出来之后,就出现了很多玩具商用的这种斯特林发动机,但是,要实用化的话,随着机器变大,制冷这个过程的效率会急速下降,导致这种发动机的实用性大大降低。
后世,哥特兰级潜艇安装的这种发动机,功率才不过75千瓦,也就是一辆小汽车的发动机功率,安装三台,也只能将潜艇推动到9节的低速航行状态,速度快,需要的功率就高,斯特林发动机没那么强。
后来,到了东方的手里,功率不断提升,甚至达到了320千瓦,这样装四台,几乎和柴油机的功率差不多了!
说完这些,洛塔尔满脸骄傲地看向秦富:“哈桑殿下,不知道你们喜欢用哪种?”
秦富淡淡开口:“斯特林发动机。”
咱们没什么,你们就要什么?
“潜艇在水下,可以用海水来制冷,斯特林发动机虽然功率低,但是却是最安全的方式。”秦富说道:“你应该知道,我们沙某人不怕花钱,但是我们怕没命花钱,这安全工作,必须得做好。”
这下让洛塔尔犯难了:“哈桑殿下,这个我们没有技术储备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