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承鄞的出现,如同在原本就暗流汹涌的湖面投下巨石,彻底搅乱了局势。
随着他的落座,鹿骊大会正式开始。
所有人的心思都已不在擂台比武上,无形的暗流在诸侯之间涌动,目光交错,各怀鬼胎。
乔慈一路过关斩将,夺得魁首。
正当魏劭要为他赐魁首奖赏时,整齐而沉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,只见一队人马直冲鹿骊台而来。
为首者一骑当先,白衣银甲,正是李同光。
众人神色微妙。
他翻身下马,动作干净利落,手中高高擎起一卷明黄的绸缎,在两名面容肃杀的内侍陪同下,昂首阔步登上高台。
“圣旨到——!”
内侍尖嗓高声喊道。
众人皆诧,圣旨代表着皇权,不可公然怠慢。
在短暂的骚动和面面相觑之后,各路诸侯及其随从都不得不依礼,纷纷起身,面朝圣旨方向,躬身行礼,准备听宣。
会场陷入一种压抑的寂静,李同光展开圣旨,朗声宣读:
李同光皇帝诏曰:朕闻巍国郑氏女楚玉,秉性柔嘉,姿容端丽,更兼额生牡丹,乃承天眷顾之吉兆,应母仪天下之命格。
李同光此乃天赐良缘,上应天命,下顺民心,着即册封为皇后,即刻启程入京,不得延误,钦此——
话音落下,一片哗然。
魏劭听闻,目光凛冽,霍然起身,他面沉如水,死死盯着李同光和他手中那卷刺目的圣旨,眼底燃烧着怒火与毫不掩饰的杀意。
气氛骤然一紧,仿佛魏劭一念之间便能决定今日是否会血见高台。
李同光巍侯,想抗旨谋逆不成?
李同光毫不畏惧,带着王权加持的威压,手中圣旨高高举起,如同悬在所有人头顶的利刃。
他身后的禁卫手按刀柄,剑拔弩张。
徐老夫人仲麟。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徐老夫人在嬷嬷的搀扶下,不知何时已从侧方快步登上了高台,身旁还跟随着神色紧张的朱氏。
得知李同光入城,徐老夫人就一刻不敢耽误地赶来。
她虽年迈,步履却异常沉稳,几步走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