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妃寿宴过后的第三日,四福斋的门槛几乎被踏破,琼奴刚送走一位尚书家的管事,郦娘子又送一封帖子过来。
郦娘子来来来来,又是一份单子。
康宁又来,这已经是今天的第十二份订单了,都是要‘福寿双全’。
前堂桌上堆满了烫金帖子,每一封都代表着汴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,琼奴轻轻舒了口气,思索道:
琼奴娘,告诉后面来的客人,‘福寿双全’每日限供二十套,需提前三日预订。
她边说,边快速翻阅订单。
琼奴王学士家和李御史家的先接,其他的按顺序排期。
郦娘子限量?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钱啊!
康宁娘,咱们做不过来,宁可少接单,也不能砸了招牌。
自从太妃寿宴后,四福斋的点心一夜之间成了汴京最受追捧的珍品,那些贵夫人小姐们以能订到一盒‘福寿双全’为荣,更有甚者,愿意出三倍价钱只求插队。
郦娘子耷拉着脑袋,那感觉就像是到手的钱都飞了,但还是答应。
郦娘子行行行,二十份。
琼奴和康宁相视而笑。
夏去秋来,四福斋后院的梨花早已凋谢,取而代之的是一盆盆金菊,在秋阳下开得正盛。
半年光景,当初那个小茶肆,如今已在汴京极有名气,上好的茶配别具一格的茶点,不仅早市依旧红火,午后还添了文人雅集,晚间更成了几家书院学子论辩的场所。
琼奴看着摊开着的账本,墨迹未干的数字让她心头一喜,这个月的盈利比上月又多了三成。
自从推出四时点心,每月变换应季新品,四福斋的生意便节节攀升。
最初是春时的梨香白玉糕,再到夏日的梅雪冻、桃软酪,接着是入秋的紫阳烟火饼,如今则是应景的桂花千丝卷,每一款都紧扣时令,限量供应,引得汴京的夫人小姐们争相预订,在对面潘楼面前,也是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。
想到柴安,琼奴的笔尖微微一顿。
这半年来,两家生意各凭本事,招揽客人,潘楼的点心师傅手艺自然不差,依旧占据着高端的客源,而四福斋则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