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9章混乱
南国动荡的时局,不仅仅只影响着南国,也影响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师。
四月,正是春暖花开,万物复苏之时。
但是此时的京师之中,无论是路上的行人,还是府邸里的官员,所有人的脸上都彷佛被蒙上了一层阴霾一般。
紫禁城。
乾清宫西暖阁内。
崇祯坐在案桌之后,查阅着不久之前从内阁之中上呈而来的奏折。
崇祯的脸色惨白,几乎不见血色,他的眼眸之中布满了血丝,离得稍远一点看上去,就好像是双眸赤红一样。
竟然坐视着一个原本只有几千兵马的小贼寇,一路连战连捷,发展到了如今拥众数十万的庞然大物。
南下平叛的勇卫营,接连立功,进剿有力,确实是让他心中稍微舒服了些许。
当时崇祯几乎已经是认定开封也可能将要和洛阳一样沦陷,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。
但是如今积弊已重,很多时候,就是想改也是有心无力。
王德华沉吟了片刻之后,小心翼翼的回答道。
“每年支出上千万的辽饷,北地的建奴却是越打越强,辽东的土地却是越来越少。”
“辽东的事情,等到有所变化之后,再送到暖阁里来,平常事就由内阁来处理。”
崇祯的眼睛缓缓的睁开,目光也随之看向了王德华。
“陈望……”
崇祯放下了手中的奏折,紧皱的眉头不由的再度紧锁了许多。
“筑城?”
太多的事情,积压在他的肩上。
“每逢战事,又上报请求增派军粮器械,加派军饷银钱,这上千万的辽饷,到底去了哪里?!”
但是另外一方面,祖大寿确实一直在辽东镇守,拼尽全力抵挡着建奴的进攻。
吏治腐败,军镇糜烂,这些问题,崇祯全都清楚。
三月之时,听闻福王遇难,洛阳陷落,他的精神濒临崩溃。
南直隶的兵马耗费钱粮无数,但还是迟迟未能剿灭被困在英霍山区的革左五营。
想到了孙传庭昔日在平台的奏对,想到了孙传庭在出征之时的慷慨激昂,想到了孙传庭在青山关传回的那一封决绝的奏折。
万幸有陈望在,河南的局势并没有再继续恶化。
有各镇那些不堪大用的骄兵悍将作为对照,陈望在崇祯的眼中自然就显得极为顺眼。
崇祯不是没有试过,但是代价就是边事越发的糜烂,建奴越发的壮大。
崇祯定了定神,河南的局势目前还算稳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