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农村的现实情况,了解得还远远不够。
如果不是经过了今天的惊险一幕。
林骁哪怕提前知道了郑秀英这号人物,也会直接把她和她的儿子,列为“没有建房需求”的类别里。
甚至,是在“没有建房资格”的类别里,完全不会予以考虑。
但现在,林骁才明白。
村民们有没有建房资格、建房需求,和他们对于建房的迫切心理,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。
或许上次上访的只有十几个人。
但想上访的,却有几十个人。
或许这次闹事的只有郑秀英一人。
但想闹事的,却远远不止她一个,只不过只有她是被逼到了“绝路”上而已。
林骁后知后觉明白这些,才发现自己虽然也是农村出生,但对于农民真正的“需求”,了解得还远远不够。
他不禁开始动摇:发展乡村旅游,以牺牲村民建房需求为代价帮助他们提升收入,真的是可行的吗?
或者这样问:帮村民创收,但村民们似乎并不领情,那这事还有意义吗?
林骁一下子陷入纠结之中,吭哧吭哧干了大半年,头一次对自己这个岗位的价值产生了怀疑。
……
秦正刚和贾明路两人,在贾家村一直处理到下午。
秦镇对这事有经验,贾明路又和郑秀英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,于是一顿商量,最后的处理结果无非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,反正最后也没造成什么损失,所以也就不追究什么责任了。
下午,郑秀英的儿子贾俊文从杭城回来,在村主任贾光华的陪同下,到镇里依次找有关镇长副镇长赔罪。
先去了秦正刚和贾明路屋子里。
最后一站,来的是林骁办公室。
敲开门,两人还没开口,林骁一看贾主任身边这个书生气满满的年轻人,一秒就猜到他是贾俊文。
贾光华介绍后。
贾俊文立马上前,握住林骁的手满脸歉意加激动,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张口。
贾光华安抚半天,他才能正常说话。
贾俊文诚恳道:“林镇,今天的事真是多谢您了,要不是您当机立断劝住了我妈,这要是发生了什么不可挽回的事,那我们一家可就彻底完了……真是太感谢您了!”
说着,就把手往口袋里伸,掏出了一个信封。
林骁吓得差点原地弹跳起来,比上午在现场还要紧张。
“你你你……有话好好说,别整事啊!”
“???”
贾俊文满脸疑惑,打开信封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