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孙无忌也没有向他们解释,而是站起来说道。
“诸位,大家回去都好好想一想,看看还有没有稳健的计策。”
“等忙完大战筹备事宜,我们再碰头商议。”
现在时间还无比的充足,他们也不必这么着急做决定。
众人一齐站起来,随后脸色凝重应道。
“好!”
等其余人离开这处宅院后,长孙无忌背负双手站在大堂门口处,仰头看着天上皎洁的月亮。
过了许久,他长叹一口气。
“哎!”
“变数颇多啊!”
长孙无忌并不后悔支持李治登基,因为性子懦弱的李治上位,他才好掌控朝堂。
而李承乾这个外甥有自己的想法,麾下也有杜荷这个能臣,不可能让自己独揽大权。
长孙无忌之所以叹气,是因为他完全想不明白,为何荒唐了这么多年的太子,怎么就变得英明起来。
而太子那条瘸了数年的腿,竟然也奇迹般好了起来。
就在晋王府的一众幕僚谋划时,杜荷也去了一趟裴行俭的府邸,和裴行俭坐在书房里密聊。
“守约,从明天开始,要陆续把探子撤回长安。”
“这些探子除了盯着晋王府的一众幕僚外,还要让他们苦练武艺,以防备有突发的情况!”
当前东宫的探子,已经募集了整整一千多人。
这些探子除了少部分人外,其余人都是精壮的成年男子。
把他们训练得当,那就是冲锋陷阵的一把好手。
裴行俭点了点头道:“韩国公放心,自从魏王和一众党羽逃去倭国后,我便陆续把探子招回长安周边。”
“而且这帮人都接受过折冲府的训练,身上有一定的武艺在。”
大唐实行府兵制,所有21岁的成年男子,都必须去当地的折冲府服兵役训练。
他们农忙时耕作,冬天农闲时去训练。
只要肉食和米饭提供的到位,训练两三年他们肯定会成为精锐。
“做的不错。”杜荷满意地夸赞道。
裴行俭嘴巴动了动,随后低声询问道。
“韩国公,可是要提前动手?”
现在朝廷把大量的将军和士卒都派出去,而杜荷又令他调动探子回长安城内,这一举动显然不正常。
杜荷摇了摇头道:“太子是储君,他名正言顺登基最为合适。”
“调动探子回长安,主要是为了防备晋王府的人。”
“不过如果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,也只能兵行险招,效仿陛下行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