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家族子弟的鼎力支持,而家族坐拥天下以后,如果不给他们相应的封赏。
这些皇族的成员,哪个人会乐意?
而皇帝为了保证皇权掌握在自己家族手中,也不会对家族的人大动干戈,不然很容易被其他门阀世家之人摘桃子。
因此藩王之祸只能遏制,并不能避免。
李承乾捏着眉心说道:“杜荷,你认为孤登基以后,该怎么削减藩王的实力?”
“在削减他们实力的同时,还不会引起大的动乱。”
好家伙!
李承乾这个太子还未登基,就已经想着如何削减藩王。
如果此事被一众王爷和皇子知道,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,把李承乾这个太子扳倒。
杜荷在心里腹诽几句,随后认真地思考了一番后回答。
“太子殿下,我认为可以限制藩王的府兵数量,同时官吏的任免权由朝廷而定。”
“这样一来,便能保证封地的安全,也能断绝藩王心生异心。”
“为了避免他们狗急跳墙,当地的税收还是先由他们自己拿,等过几年再继续削减。”
现在朝廷对藩王的王府侍卫,并没有作明确的人员规定,他们完全可以用多种合理的方式,来招募数万名府兵。
只要这些府兵不配备长矛、强弩和甲胄等禁器,就不会被御史台弹劾,更不用担心大理寺的人对他们进行惩罚。
同时把封地官吏的任免权收回来,对这些藩王也是一个遏制,能够避免他们拉山头搞事。
听完杜荷的这番话,李承乾低着头沉思起来。
良久。
李承乾抬起头笑着夸赞道:“杜荷,你分析的不错,看来你这段时间大有长进啊!”
“别骄傲自满,要继续保持才行!”
和杜荷相处这么久,他到现在也不知道杜荷的长处究竟是哪方面,也不知道他的极限究竟在哪里。
反正他当前遇到的大小事情,杜荷都能给出一个解决办法。
甚至连父皇遇到的难事,杜荷也能轻松解决。
加上杜荷刚上任工部尚书一个多月的时间,就已经弄出火炕和蜂窝煤两个好东西,而且他还要带工部的人革新耕犁。
李承乾的脑子现在充满了疑惑。
一个从未涉略耕种的人,竟然还懂农具的革新,而且还有十足的把握,这不是天方夜谭是什么?
“难道这就是略懂的能耐?”
因为杜荷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,就是略懂二字,因此李承乾的脑子里也常出现这两个字眼。
对于李承乾夸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