戍天历32年10月3日,国泰阵营这边。燕土,新巍城中,飞檐建筑中,一组组乌鸦落在了屋脊的鸱吻蹲兽之间,混入其中。
风餐露宿的赵诚回到了自己的府邸。然而在休息时,他依旧是携带一卷卷地图。昊国已经给他修建了将军府,并且给予他招募百人门客幕僚的权力,可谓是风光无量。但是这位将军没有任何宴会的心思,目前闭门谢客。
长明的鲸油蜡烛点燃后,散发着让人心思宁静的香味。赵诚在灯火下,细细地俯视着北国的地图。
在地图上,他如同屠夫肢解猪狗一样,对大爻一块块地区进行了色块的划分。
这一年是大爻在逐渐散装化的一年。各路将军秉持王命向外御敌。但是大爻中央是无法调度这么多粮钱供养大军,故,在赵诚的计算中,戍帝的操作,一定是将各地财赋权限下放给了大军,让军将们自行解决。
赵诚作为兵家巅峰的存在,几乎是比任何人都清楚,国泰和大爻各自能够维持的兵马限度是多少,而一旦超出这限度,兵事就会拖垮一个国家。
故在逐步退却大爻第一波全面攻来的十五路大军后,威震北方的他并没有引兵迅速南下,而是向西扶持逃到西北的渤王建立了伪贯。
伪贯的实力虽然弱小,但却能踩到戍帝的痛点,让其优先伸出手来处理,如此一来能让咄咄逼人的大爻不得不分心他顾。
当然,他的方略也不是百分百算无遗策,例如扶持伪贯的时候,浱水方面突然发疯一样,以至于不得不从正面战场分出部分兵力,保住了伪贯!
只能说,赵诚能预判这个占据世道九成的庸才、常人和天才,预判不到乐浪王这个没脑子的逗比。
而就是这小小跌宕,却变成了国泰内部不少庸才们死抓不放的瑕疵!过于贤能遭到庸才们嫉妒。
国泰内的一些龙裔将军们自视甚高,认为此时应该顺势南下。他们死死的握着自己印绶,坚决将兵力留在渤地的城池中,不愿意听从统一调配。
如今身为大将军的赵诚反倒是“固持己见”地认为:“目前静观其变保存实力,仔细观察大爻北方诸州情况,寻找可以介入的点,逐步蚕食!”
之所以战略变成这个样子,是因为浦娥先前否定了赵诚认为最好的南下时机。
半年前浦娥曾与他争论:“邪月当空,却要兴起大兵一旦破坏过大,对山河造成的影响不可控制。”
而随着邪月现在相互捉对合并后,地面山河稳定,浦娥觉得可以打了,但是在赵诚看来,时机已经过了。
作为国泰阵营内